人大代表周奕丰:土地是有生命的 我对土壤有一种热爱
“土地是有生命的,我对土壤有一种热爱。”这是两会期间媒体采访人大代表周奕丰时,他说的第一句话,也是他成立广东地球土壤研究院的初心。
自从去年土壤污防治行动计划(下称“土十条”)出台后,改良土壤形成热潮。土是万物生长之本,所有农作物都离不开土壤,土壤过于酸性或者碱性都是需要改良的,在酸雨比较多的地区和农药使用过多的地区,土壤的质量会下降导致减产低产。周奕丰代表经过调研,发现发达国家从上世纪开始就已经进行土壤改良,譬如日本和美国都有土壤污染的问题,于是,他远赴国外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以土壤样本为分析基础,研究改良应对的方法。
全国人大代表:周奕丰土壤污染治理保护刻不容缓
“土壤环境状况直接影响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更是国土资源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我国土壤利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全国人大代表、鸿达兴业集团董事长周奕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说。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被污染,治理难度非常大。”周奕丰认为,土壤治理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他建议,加快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弥补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空白,同时结合我国土壤环境现状和特点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综合提升土壤环境管理水平,在法律层面保障土壤环境的健康。
国企多领域向民资扩大开放 改革关键要消除隐形壁垒
“用100%带动100%,只等于1;用1%带动99%,那才叫本事,才能使各种所有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的融合,可以有效放大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发挥影响力。全国人大代表、鸿达兴业集团董事长周奕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民营企业负责人,他对下一步改革也充满希望。他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积极信号,特别是电力和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中的竞争性业务,民营资本将有可能更大程度地参与进来。
周奕丰再提绿色建筑发展建议:装配式生态屋前景广阔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鸿达兴业集团董事长周奕丰在两会期间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作为多年来为环保“代言”的人大代表之一,他在今年也提出了很多环保方面的建议,推广装配式生态屋也是其中之一。
2017年两会,周奕丰在《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生态房屋,改善人居环境的建议》中结合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导向,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角度,建议加大装配式建筑、装配式生态房屋的推广力度和推广区域,对发展装配式房屋的生产企业、科研单位予以重点支持,加大生态环保装修材料、轻质隔墙等轻质新型绿色建材在装配式生态房屋中的推广使用。
建议加快多种土壤改良 投融资模式的探索
“从1000多份检测的土壤样本来看,土壤污染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有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严峻 。“面对《证券日报》记者的提问,全国人大代表、鸿达兴业董事长周奕丰如是表示。然而,对被污染土壤的治理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成本高、见效慢。因此,周奕丰建议,必须依靠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支持。
他同时建议加快多种土壤改良投融资模式的探索,创新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土壤修复与改良产业,推动土壤调理剂产业的发展,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建立土壤改良责任制度,将食品溯源体系和土壤改良认证相结合。
周奕丰建言绿色农业关键词:土地安全、可溯源、质量保障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鸿达兴业集团董事长周奕丰在两会期间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说,绿色农业和供给侧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写到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其中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周奕丰建议推行农药、化肥减量绿色生产方式,达到农产品、农田生态安全长效目标,科学规划退耕还林还草区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鼓励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扩大对外农业合作。
周奕丰认为,要提供优质、绿色农产品,前提条件就是要有安全的土地,安全的种植环境,同时建立农产品溯源机制。他说,国外的一些类似机制可以借鉴,比如俄罗斯的蔬菜溯源机制:他们建立了蔬菜种源机制,以及蔬菜分拣中心,最后通过人工的处理之后,把蔬菜变成即食蔬菜,免洗蔬菜等。
因此,周奕丰说,绿色农业就是包含了土地安全,农产品可溯源,和质量保障等多方面内容,完整产业链,包含了整个绿色化过程,这才是真正的绿色农业。
全国人大代表周奕丰建立土壤改良责任制及溯源体系
“土壤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更是影响国土资源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记者的采访,全国人大代表、鸿达兴业集团董事长周奕丰表示。
为避免土壤改良短期行为或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周奕丰建议,建立土壤改良责任制度及改良溯源体系。
“比如可以引入第三方监测、评估机制,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对改良后的土地进行溯源认证,若经改良但未达到相关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将强制回收土地,造成二次污染的,需承担相应责任,并吊销土壤改良资格。”周奕丰表示。而对于土壤改良剂的相关产品,他建议进一步完善标准技术体系,为企业规范发展提供依据。
“除此之外,应该尽快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增强土壤污染防治和改良修复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周奕丰说。